dǎngtóng

党同伐异



成语拼音:dǎng tóng fá yì

成语注音:ㄉㄤˇ ㄊㄨㄥˊ ㄈㄚˊ 一ˋ

组成汉字:

成语解释:党:原同“傥”;指偏袒;现在也指结伙;伐:攻击偏袒或聚集同自己意见相同的人;排斥、攻击跟自己意见不同的人。泛指社会上成帮结派相互斗争。

成语出处:南朝 宋 范晔《后汉书 党锢传序》:“自武帝以后,崇尚儒学,至有石渠分争之论,党同伐异之说,守文之徒,盛于时矣。”

成语例子:读者幸勿比例惴测,谓此事为某人写照,此名为某人化身,致生种种党同伐异意见。(清 梁启超《新中国未来记 绪言》)

成语用法:联合式;作谓语、宾语、定语;含贬义,用于书面语。

成语谜语:一党

成语感情:党同伐异是贬义词。

成语繁体:黨同伐異

近义词:诛除异己

反义词:无偏无坦

英语:side with copartners against those who disagree

俄语:поддéрживать своих и нападáть на чужих

法语:favoriser ses partisans et combattre les opposants

党同伐异:成语接龙顺接


成语首拼