浮云道院诗二十二首,并引 其十四

浮云道院诗二十二首,并引 其十四朗读

象箸与玉杯,其流至亡国。箪瓢陋巷间,千载有遗德。

采采陌上花,岂无好颜色?终然易零落,岁晚愧松柏。

刘鹗

刘鹗(è)(1857年10月18日—1909年8月23日),清末小说家。谱名震远,原名孟鹏,字云抟、公约。后更名鹗,字铁云(刘铁云[1]),又字公约,号老残。署名“洪都百炼生”。汉族,江苏丹徒(今镇江市)人,寄籍山阳(今江苏淮安区)。刘鹗自青年时期拜从太谷学派南宗李光炘(龙川)之后,终生主张以“教养”为大纲,发展经济生产,富而后教,养民为本的太谷学说。他一生从事实业,投资教育,为的就是能够实现太谷学派“教养天下”的目的。而他之所以能屡败屡战、坚韧不拔,太谷学派的思想可以说是他的精神支柱。...

刘鹗朗读
()

猜你喜欢

燕市秋衣已化缁,高楼何处问归期。西风斜日无人院,乞与粗宫作住持。

()

层峦南峙景宜人,今古登唫类李绅。岛上观澜知道体,酒中联句适情真。

鸣弦峰峻星辰近,读易亭幽蓍草新。忘势贤侯同众乐,熙熙风月葛天民。

()

昔年曾共杏园游,物候惊新野水流。霄汉六年长在客,云山千里又逢秋。

微霜夜度吴门树,疏雨凉生楚客舟。作邑如君应有待,不须樽酒慰离愁。

()

竹西亭下路,二十四桥迂。

有志风寒地,携家雨雪途。

()

手种宜男寄去时,花开灼灼叶离离。芳心不似蘼芜草,一任春风烂熳吹。

()

雾夕莲出水。

霞朝日照梁。

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