相思令·吴山青

相思令·吴山青朗读

吴山青,越山青,两岸青山相送迎,争忍有离情?

君泪盈,妾泪盈,罗带同心结未成,江边潮已平。

译文

看吴山青青,看越山青青,钱塘两岸青山相对迎。怎忍心分手有离情。

你泪儿盈盈,我泪儿盈盈,香罗带未结成同心结。江潮已涨,船儿扬帆要远行。

注释

吴山:指钱塘江北岸的山,此地古代属吴国。越山,钱塘江南岸的山,此地古代属越国。

争忍:怎忍。

罗带句:古代结婚或定情时以香罗带打成菱形结子,以示同心相怜。南朝《苏小小歌》:“何处结同心,西陵松柏下。”

江边句:通过潮涨暗示船将启航。

  词以一女子的声口,抒写她因婚姻不幸,与情人诀别的悲怀。开头用民歌传统的起兴手法,“吴山青,越山青”,叠下两个“青”字,色彩鲜明地描画出一片江南特有的青山胜景。吴越自古山明水秀,风光宜人,却也阅尽了人间的悲欢。“谁知别离情?”歇拍处用拟人手法,向亘古如斯的青山发出嗔怨,借自然的无情反衬人生有恨,使感情色彩由轻盈转向深沉,巧妙地托出了送别的主旨。

  “君泪盈,妾泪盈”,过片承前,由写景转入抒情。临别之际,泪眼相对,哽咽无语。“罗带同心结未成”,含蓄道出了他们悲苦难言的底蕴。古代男女定情时,往往用丝绸带打成一个心形的结,叫做“同心结”。“结未成”,喻示他们爱情生活横遭不幸。不知是什么强暴的力量,使他们心心相印而难成眷属,只能各自带着心头的累累创伤,来此洒泪而别。“江头潮已平”,船儿就要起航了。“结未成”“潮已平”,益转益悲,一江恨水,延绵无尽。

  这首词艺术上的显著特点是反复咏叹,情深韵美,具有浓郁的民歌风味。词采用了民歌中常用的复沓形式,在节奏上产生一种回环往复、一唱三咏的艺术效果。词还句句押韵,连声切响,前后相应,显出女主人公柔情似水,略无间阻,一往情深。林逋沿袭《长相思》调写男女情爱,以声助情,用清新流美的语言,唱出了吴越青山绿水间的地方风情,创造出一个隽永空茫、余味无穷的艺境。

林逋

林逋(967一1028)字君复,汉族,浙江大里黄贤村人(一说杭州钱塘)。幼时刻苦好学,通晓经史百家。书载性孤高自好,喜恬淡,勿趋荣利。长大后,曾漫游江淮间,后隐居杭州西湖,结庐孤山。常驾小舟遍游西湖诸寺庙,与高僧诗友相往还。每逢客至,叫门童子纵鹤放飞,林逋见鹤必棹舟归来。作诗随就随弃,从不留存。1028年(天圣六年)卒。其侄林彰(朝散大夫)、林彬(盈州令)同至杭州,治丧尽礼。宋仁宗赐谥“和靖先生”。...

林逋朗读
()

猜你喜欢

久病诸人问,深居四壁牢。故交贻善药,姻娅馈醇醪。

闲厌虚名绊,贫知古道高。时来稍暄暖,斟酌减绨袍。

()

晴光十里照平原,铁干冰姿盛此村。高士着衫归雪屋,老僧乞食到蓬门。

难将盛事追吴越,但了閒情见鹤猿。谷口有人窥得我,此心如水已无言。

()

九如颂满寿筵前,大德当然享大年。绕膝芝兰荣四代,登堂珠履集三千。

名园结社娱清福,泮水重游话夙缘。世事任他沧海变,渭滨垂钓慕先贤。

()

窗外群峰远更佳,吾庐自可号山家。

飞来好鸟寻常语,移种新丛次第花。

()

载谒天姬读断碑,低回旧事至今疑。如何蜕化空遗履,尚自留题且寄诗。

鸾过缑山笙有韵,鹤归华表语无期。当年赢得存仙籍,还记春冈是旧基。

()

道途奔走四千馀,憔悴京城僦屋居。晓逐时英登馆阁,夜因羁梦到乡闾。

将衰敢望功名显,临用应惭学术疏。落日孤云天一角,眼穿谁为附来书。

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