示金陵子

示金陵子朗读

金陵城东谁家子,窃听琴声碧窗里。

落花一片天上来,随人直度西江水。

楚歌吴语娇不成,似能未能最有情。

谢公正要东山妓,携手林泉处处行。

译文

金陵城东是谁家的女儿,偷偷听碧纱帐里悠扬的琴声。

她像天上的一片落霞,跟随情人一起渡过西江的流水。

用吴语唱楚歌,声娇字不正,似能非能最是有情。

谢安正要邀请东山妓女,携着手在林泉间畅游。

注释

金陵子:即是金陵妓。

西江:西来的江水。《庄子·外物》:“我且南游吴越之王,激西江之水而迎子。”后人因此泛称吴越之地的江水为西江。

要:同“邀”。东山妓:东晋名士谢安每游东山,常以妓女相随。

示金陵子创作背景

  此诗作于唐玄宗开元十四年(726年)。李白游金陵时,倾心于金陵子,因此写作这首缠绵而富情致的诗,赠给她,并寄托了自己的心愿。

参考资料:

1、詹福瑞 等.李白诗全译.石家庄:河北人民出版社,1997:990-991

2、周啸天 等.唐诗鉴赏辞典补编.成都:四川文艺出版社,1990:169-170

  这是一首七言古诗,共八句。前六句专写金陵妓。开头两句,诗用行人“窃听琴声”发端,琴声自“碧窗里”传出,表明弹琴的人是女子,琴声能引来行人窃听,可见琴声悠扬优美,弹琴的人技艺娴熟。这两句描写金陵城东的歌妓善弹古琴。以一片落花喻指金陵子,形容她好像仙女,气韵不凡,自天而降落人间,随人们一起渡过西江水,来到金陵。“楚歌吴语”二句,描写金陵子富有情致:金陵子能唱楚歌,她操一口吴侬软语,娇滴滴未成腔调先有情。李白《出妓金陵子呈卢六四首》:“小妓金陵歌楚声。”李白对这位才艺、容貌双全的歌妓曾倾心过。他写的诗句“我亦为君饮清酒,君心不肯向人倾”(《出妓金陵子呈卢六四首》其四),透露过这个消息。

  最后两句,诗人以摅写自己的心迹结束全篇。他借用晋朝谢安的典故,喻写自己的意愿。谢安旧时隐居于会稽东山,后来居住金陵,他便筑土山以比拟东山,常携妓纵情游赏。李白的《东山吟》也写过这则典故,他在题下自注:“去江宁城三十五里,晋谢安携妓之所。”诗云:“携妓东土山,怅然悲谢安。”这首《金陵子》结句与《东山吟》意义类似。“谢公正要东山妓,携手林泉处处行”,诗人正邀约金陵子,携手在林泉佳处游赏。谢安志在东山,李白志在林泉,诗意故作放旷,而不满现实、退隐青山之志,隐然可见。魏颢《李翰林集序》记载李白的事迹:云:“(太白)间携昭阳、金陵之妓,迹类谢康乐(按,谢灵运封康乐公,魏氏误以谢灵运为谢安),故世号李东山。”

  摹写歌妓,如果着意于容貌、服饰和纤秾艳丽的色彩,必流于平庸。李白却用宕逸轻灵之笔,清新洒脱的语言,形容金陵子的才艺、气韵、情致,不落俗套,情意缠绵。结句切金陵城,借用谢安典故,比喻自身意绪,就地起兴,喻意恰当,妥贴自然,更增添了诗篇的超逸神韵。

李白

李白(701年-762年),字太白,号青莲居士,唐朝浪漫主义诗人,被后人誉为“诗仙”。祖籍陇西成纪(待考),出生于西域碎叶城,4岁再随父迁至剑南道绵州。李白存世诗文千余篇,有《李太白集》传世。762年病逝,享年61岁。其墓在今安徽当涂,四川江油、湖北安陆有纪念馆。...

李白朗读
()

猜你喜欢

紫泥新诏出彤宫,帝遣南乘使者骢。四面楼船通海气,九霄旌节下天风。

仙蓂万业占尧历,化日重辉仰舜瞳。闻道奉扬恩泽遍,远人无地不呼嵩。

()

三载京华误守株。冯暖依旧食无鱼。貂裘已敞黄金尽,风雪迎人返故庐。

才息影,又饥驱。归迟别速怨征车。欲将眠食殷勤嘱,生恐啼痕染客裾。

()

共看西轩纳晚凉,满城风日爱重阳。苔因雨积犹馀绿,菊为霜迟且未黄。

病里山林心转癖,老来儿女意偏长。向时忧乐谁先后,莫问江湖与庙廊。

()

阊阖门深紫殿春,先朝旧典一时新。文章妙极寰区选,陶冶同归大造仁。

世有真祥非物宝,天将吾道付儒绅。状元忠孝何人是,遥见香炉上玉宸。

()

不逐蘼茎悴便休,脱胎阳质异蜉蝣。虚疑丸火成奇幻,却笑明珠是暗投。

燄冷疏篁萧寺雨,影迷芳草渭城秋。谁知腐朽将沦没,尚有丹光一点留。

()

斗柄回秋律。素蟾飞、冰霜万里,满川金碧。得月偏多何处是,惟有桥南第一。正野迥、西风寒寂。丹桂婆娑疏影在,想微瑕、未累千金璧。河汉远,澹无迹。知君有句酬佳夕。尽高歌、胡床自倚,露漙珠溢。坐到参横星欲暗,隐隐天低似笠。但络纬、悲啼催织。吟咏凄凉翻有恨,谅知音、人远空追忆。谁为置,郑庄驿。

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