氧(Oxygen),元素符号O,位于元素周期表第二周期ⅥA族。1774年英国科学家约瑟夫·普里斯特利(J.Joseph Priestley)用透镜把太阳光聚焦在氧化汞上,发现一种能强烈帮助燃烧的气体。安托万-洛朗·拉瓦锡(Antoine-Laurent de Lavoisier)研究了此种气体,并正确解释了这种气体在燃烧中的作用。氧是地壳中最丰富、分布最广的元素,也是构成生物界与非生物界最重要的元素,在地壳的含量为48.6%。单质氧在大气中占20.9%。 

元素

名称

元素符号 O 原子
序数
8 相对原子质量
(12C = 12.0000)
15.9994
英文名称 Oxygen

原子半径/Å: 0.65 原子体积/cm3/mol: 14
电子构型: 1s22s2p4 离子半径/Å: 1.4
共价半径/Å: 0.73 氧化态: -2,-1
电子模型

1774年分别由英国利兹的 J. Priestley 和瑞典乌普萨拉的 C.W. Scheele 发现。

主要由液化空气,分馏而得。

约占大气中的21%,用于钢的加工、焊接,水的纯化,维持生命和燃烧的基本要素。

状态: 无色、无臭、无味的气体。 熔 点(℃): -222.65 沸 点(℃): -182.82
密度(g/cc,300K): 1.429 比 热/J/gK: 0.92 蒸发热/KJ/mol: 3.4099
熔化热/KJ/mol: 0.22259 导电率/106/cm: 导热系数/W/cmK: 0.0002674
自燃点/℃: 闪 点/℃:

 

丰    度

滞留时间/年:

太阳(相对于 H=1×1012): 6.92 × 108
海水中/p.p.m.: 水的组成元素之一 地壳/p.p.m.: 474 000 大西洋表面:
太平洋表面: 大气/p.p.m.(体积): 209 500 大西洋深处:
太平洋深处:    

人体中含量

肝/p.p.m.: 160 000
器官中: 肌肉/p.p.m.: 160 000
血/mg dm-3 : 作为水的成分存在于血液中 日摄入量/mg: 主要以水的形式摄入人体
骨/p.p.m.: 285 000 人(70Kg)均体内总量/mg: 43