城下之盟造句



1、战争结束后,失败的国家,也只有签订城下之盟

2、落后就要挨打,城下之盟就是一个最好的证明。

3、如今敌众我寡,只好签下城下之盟,以减少伤亡。

4、我们两家公司实力相当,既谈合併就要公平,怎能逼我们签下城下之盟,完全受制于他们?

5、由于情势危急,他不得不订下这个城下之盟

6、以某种较大的让步为钓饵,诱胁中国订立城下之盟

7、这些将士宁愿战死,也决不为城下之盟

8、清朝统治者屈服于外敌压力,屡次签订城下之盟

9、我们两家公司实力相当,既谈合并就要公平,怎能逼我们签下城下之盟,完全受制于他们?

10、宋朝因为积弱,所以和外族交战,往往无论胜败都签下了城下之盟,苏旬因此写了一篇〈六国〉来讽刺。

11、这个国家屡次签订城下之盟

12、虽然天聪元年,阿敏、济尔哈朗、阿济格等人,率三万大军入朝鲜,迫使朝鲜签订城下之盟

13、如果说当年的《马关条约》还只是城下之盟,那《辛丑条约》完全是人为刀俎我为鱼肉。

14、想两人联袂闯入华爷山庄,双枪逼命,迫得雄踞北方的华爷定下城下之盟

15、迩者暴日更肆贪黩,分兵西进,逼我首都,察其用意,无非欲挟其暴力,要我为城下之盟

16、只不过,那条约说的不好听一点,只不过是凛天绝逼迫我六仙土签订的城下之盟而已,八景宫、蓬莱崂他们爱怎么想随他们怎么想。

17、耐心等待十数日,意料中的城下之盟终于出现,拿到摁上血手印和敌酋亲笔签名的盟约,飞步赶往海滩,儒者欣喜若狂,“驸马爷,驸马爷,盟约已到手……”。

18、别废话,想招揽我就等过几天我心情好了再说,城下之盟老子我可不认。

19、看这等情况谁敢不答应?这跟城下之盟有何区别。

20、中国应该利用今天的优势而不是在将来兵临城下之时签定城下之盟

21、在这一城下之盟中,天津被增列为通商口岸,该条约虽未规定设立租界,但成为日后英国在天津强划租界的依据。

22、可是大家想一想,当时首都都已经被八国联军占领了,这是正经的城下之盟啊。

23、国贫民弱怎么打得过日本!但蒋介石也知道,在这样的条件下与日本的谈和,无疑就是被迫作城下之盟,那就成了“人人得以诛之的卖国贼”。

24、随后朕亲率六骑于渭水河畔同颉利签订城下之盟,有人曾经以此骂过朕说朕是昏君,可是当年朕也是迫不得已。

25、殿下,管家真的要议和吗?与金人签订城下之盟!

26、逼其签订城下之盟,尽占先机,驸马爷棋高一着。

27、老吕,今天就咱们两人,我也就跟你说吧,还记得道光年间几千的洋人就打得咱们大清几十万的大军溃不成军,一败涂地在,最后乃至签下那城下之盟的事么?

28、御驾亲征,直逼越都,最后越皇签下城下之盟,割据五郡大地,武帝命名,安南州。

29、但蒋介石也知道,在这样的条件下与日本的谈和,无疑就是被迫作城下之盟,那就成了“人人得以诛之的卖国贼”。

30、国有已困之形,人有不困之志。君民效死,与城俱碎,岂肯为城下之盟哉。

31、可叹澶渊之耻为雪,城下之盟犹在,而此时辽夏两国已有联姻之谊,倘若虎豹豺狼合起手来,再度兵临城下,我大宋实在岌岌可危啊!

32、朝廷开国以来重文轻武,以至于奸臣当道,武备弛废,兵弱将寡,和辽金交战是屡战屡败,城下之盟割地赔款成了那个时代的家常便饭。

33、用我,让我闲废了这么多年,国难临头,你跑了,让我在这儿待着,签订城下之盟?恭亲王与咸丰都是宣宗皇帝的儿子。